形态描述
成虫:体长16—19.5毫米,宽6.5—8.5毫米。长椭圆形,黄褐至褐色,具蓝绿色闪光斑块,刻点粗密。头侧缘内凹,中叶长于侧叶,前端尖削。触角黑,端部3节具短毛。复眼黑,单眼暗红。头腹面触角基上、后方及小颊基缘具蓝色条纹;喙黑褐,伸过第4腹节,第2节最长。前胸背板前缘及前侧缘浅黄色,内凹,成边状反翘,其内侧成凹沟状,侧角稍突出,后缘内凹,表面具蓝绿色斑块,胸部各节侧板具蓝绿斑。小盾片三角形,基部侧角凹陷,黑色,基半中央有深色斑块,端部黄色。前翅革片有深色斑块,膜片烟褐。侧接缘外露甚少,各节中段黄褐,两端蓝黑,后角齿状。中胸腹板中央1纵隆脊。腹下中央有深纵沟,伸达第6腹节,各节侧缘气门内侧、侧区中央及各节交界处具深色斑块。足黄褐色,腿节有黑褐条纹及斑点,胫节中段黄褐,两端黑褐,跗节及爪端半黑色。
若虫:三龄体长8.5毫米,宽3.2毫米,黑褐色,触角、足及体周缘色较浅,刻点浅小,头部眼前有瘤状突起,前胸背板侧缘成边状反翘,腹中部和侧缘各节有黑斑,腹下黑褐,胸腹侧缘色浅。五龄体长13.8毫米,宽6.0毫米,黑褐色,各足胫节中段浅色,前胸背板侧缘具瘤突,腹部饱满,腹面无纵沟。
若虫:三龄体长8.5毫米,宽3.2毫米,黑褐色,触角、足及体周缘色较浅,刻点浅小,头部眼前有瘤状突起,前胸背板侧缘成边状反翘,腹中部和侧缘各节有黑斑,腹下黑褐,胸腹侧缘色浅。五龄体长13.8毫米,宽6.0毫米,黑褐色,各足胫节中段浅色,前胸背板侧缘具瘤突,腹部饱满,腹面无纵沟。
生物学
海南岛尖峰岭1月间采到三至五龄若虫及成虫,群聚危害,无休眠现象。
国外分布
国内分布
经济意义